1、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预定强度的75%且超过15MPa后,才能进行锚杆
宜控制在0.1Nk/min,此处,Nk为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;在张拉值下的锚杆位移和
1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标准ZJYGS,ZY12,01,20031使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预
场预制与施工。2施工准备2.1材料及锚具的准备2.1.1预应力混凝土使用钢材有:
种、规格、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。冷拉钢筋还
应有冷拉后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报告。2.1.2锚具、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,
要求。锚具、夹具使用前应进行外观、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检查,并应符合现行国
家标准《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、夹具和连接器》(GB/T14370)的规定。2.2主要机
具的准备2.2.1预应力张拉液压千斤顶、高压油泵、外接油管、放张用液压千斤顶
钢结构承压柱、端横梁、工具锚及注浆机具等。2.2.2预应力所用机具及仪表应
按规范要求定期维护和校验。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。2.3作业条件2.3.1施
加预应力的液压千斤顶、高压油泵、拉伸机注浆机应经过校验并有记录。使用前试
车检查张拉机具与设备是否正常、可靠,如发现有异常情况,应修理好方可使用。
2.3.2桥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应达到设计要求;房建构件混凝土必须达到
设计要求,如设计无要求时,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%;桥梁及房建构件的几何尺
寸、外观质量、预留孔道及埋件应检查验收合格。2.3.3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
张拉作业程序和确保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。作业场地应平整、通畅,确
2.3.4制桥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及稳定性,并满足施工的需要。2.3.5现
场已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。2.3.6锚具、夹具和连接器应准
水泥浆(或砂浆)的配合比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经试验确定。2.3.9已进行技术交
底,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,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排
上,并挂在明显位置处,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。3.6.2钢绞线或热轧带肋钢筋作预
应力筋时,按单拉整放工艺。其张拉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:3.6.2.1穿束应力初调:利
150mm,然后锁定。3.6.2.2单束控制张拉:用千斤顶作单束(根)超张拉。超张拉应力
至0.8倍抗拉极限强度,拉足应力后锁定持荷5min以上,然后适当降低应力,以
便立模操作安全。3.6.2.3单束控制张拉:控制张拉应力按设计的有效预应力及各项
2张拉程序:初始张拉:划出锚圈定位线,套入锚圈,打紧夹片,之后安装千斤顶
斤顶位置,使千斤顶、千斤顶前支承、限位板及孔道中心、锚圈位于同一轴线上,
两端同时对主缸充油,使钢绞线稍稍拉紧,进一步调整上述几个部位,让它们在同
检查伸长总量和及其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?6%。如有问题及时处理。i.退锚:
千斤顶顶回油后,顶开工具锚夹片,然后在钢绞线根部用石笔划上记号,以备张拉
切割,切割的长度从工作锚算起?80mm。k.用氧气乙炔切割绞线时,根部用浸湿
的石棉绳缠绕,避免切割时高火焰温度传到锚具内部,损伤孔内钢绞线。l.由锚具
引起的滑移量超过3mm部分即按滑丝计算,每片梁中滑移量超过3mm的锚具不
得多于2个。m.每片梁的滑丝量(指Φ5mm的钢丝)总和不得超过钢丝根数的0.5%
根钢筋张拉伸长值之和,在一束内的滑丝量不得超过2根钢丝张拉伸长值之和。钢
绞线断丝、工具锚与工作锚之间断丝所造成的滑丝均折算成滑丝量计算。n.梁体
上拱度允许偏差为桥梁跨度的1%。3.11填写施加预应力记录。3.12孔道灌浆:
3.12.1灌浆孔道应压水清洗干净,并检查灌浆孔、出气孔是否与预应力筋孔道连
通,否则,应事先处理。3.12.2预应力筋张拉完后应进尽早进行孔道灌浆,以减少
预应力损失。3.12.3灌浆压力一般为0.4,0.6MPa。3.12.4灌浆顺序为先下后上,避
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住,待排气孔流出浓浆后,即堵死排气孔,再压浆至
作试块并注意养护。3.13浇筑封端混凝土或端部防护处理,并注意混凝土养护
每孔锚索设计锚固力为600KN,入射角为20度,锚索类型为4股Φj15.24mm
照有关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,确保加固挡土墙稳
定和结构完整。预应力锚索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、锚孔钻造、锚筋制作与安装、
锚孔注浆、砼结构钢筋制安、砼浇筑、锚孔张拉锁定和验收封锚等工作流程。其中
有两个主要环节:一是锚孔成孔,二是锚孔注浆。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
孔壁坍塌、卡钻;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、岩(土)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
线,并用油漆标记准确定位锚孔位置。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、倾角和方位准确定
在钻进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施工记录,如地层情况、地下水情况等。钻孔孔径、孔深
要求不小于设计值,并超钻不小于40cm,钻进到设计深度后,不能立即停钻,要求
稳钻3,5 分钟,同时应及时进行锚孔清理。锚孔钻造结束后,方可进行锚索安装。
锚孔钻造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筋体安装和锚孔注浆,原则上不得超过24 小时以避
L1(锚固段长度)+L2(自由段长度)+L3(格梁与斜手托厚度)+1.0m(预留张拉段长度),
各锚索的外露应做好标记,自由段需涂黄油加套管。注浆管与对中架应按设计要求
安设,注浆管底距孔底20cm。制作好的锚索在运输过程和安装过程中,不能出现
锚索注浆采用水灰比0.4,0.45 的水泥浆,其中,锚固段遇土质或砂土状强风化
格按照经试验合格的配比备料,注浆浆液应严格按配合比搅拌均匀,随拌随用,浆
体强度不低于40MPa。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,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,
应在30 分钟内进行压注补浆2,3 次,确保孔口浆体充满。注浆过程应认真做好
现场注浆记录,每批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,试件不得小于两组。浆体未达到
设计强度的70%时,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,建议采用添加早强
剂等方法,缩短工期。当采用二次劈裂注浆提高地层锚固力时,以浆体强度控制开
始劈注时间(一次注浆体强度为5MPa),需在二次注浆管的锚固段内设花孔和封
塞,二次注浆的高压注浆管应采用镀锌铁管或钢管。当锚索张拉锁定后,应向锚头
格后,方可进行张拉作业。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,并于锚筋的轴向垂直。锚
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,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筋体同轴一线,确保
承载均匀。锚筋的张拉必须采用专用设备,设备在张拉作业前应进行标定,锚具、
至设计荷载值,即设计荷载的25%、50%、75%、100%、110%,前四级张拉停留时
间为5 分钟,最后一级张拉在砂浆设计强度达到90%以上时进行,持荷时间为30
分钟,采用张拉应力和伸张值校核双控制,伸长量宜控制在设计值的?1.0%,5.7%之
?10%,超出应立即停止,MLTY.COM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张拉。应注意,由于本段挡墙强度
50%,第二批张拉设计荷载的75%,第三批张拉设计荷载的110%。6,10 天后,检
查锚索的预应力损失状况,必要时需进行补偿张拉,张拉最后一级荷载,锚具锁定
锚索张拉施工时,必须注意人身安全,禁止工人正对千斤顶和锚索旁站。 e.锚
验。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不少于锚索总数5%,且不少于3 根。验收试验锚索孔位
设计荷载的0.5、0.75、1.0、1.2、1.33 和1.5 倍,考虑到本工程为挡墙加固的实际情
荷稳定5,10 分(来自: 小龙 文档 网:螺纹钢预应力锚杆张拉规范)钟,并记录位移
读数。最后一级试验也应维持10,15 分钟。如果历时10 分钟内位移超过了1mm,
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 分钟,并在15、20、25、30、45 和60 分钟记录其位移
下的总位移量-卸荷到起始荷载时残余位移量),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内(最大试验荷
-起始荷载)锚筋自由段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%,且小于自由段的1/2 与锚固
?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,锚头位移稳定,即在历时10 分钟内
位移不超过1mm,或者1 小时蠕变量不大于2mm。 e4.锚索验收试验不合格的处理
再按三倍比例抽样试验,用以判断不合格的锚索是个别现象还是具有普遍性,并总
封头,以防锈蚀破坏。对于锚头和锚墩等空隙的补浆应作为锚头防腐的一项关键工
序认真进行,补浆管应插入锚梁底面以下进行补充注浆,直至孔溢浆为止。对于锚
24 小时锚索荷载损失大于10%,则必须进行补偿张拉。本工程采用测力计的手段
对以上变化进行监控,安装测力计锚索应占总锚索根数的10%,监控的结果与资
料应及时反馈到设计部门,以便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完善,即进行动态设计和信
框格梁按以下工序进行施工:测量放线?清理墙面?钢筋安制、模板安装?砼浇筑?
砼养护?拆模板。其中如有需要基底应先铺垫砂浆调平层,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,
如发现模板与挡墙面有缝隙,应当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养护毯堵上。由于混凝土是在
挡墙坡面浇注,要及时补充表面流失的混凝土,塌落度不能太大,同时浇注的速度
本文为原创发表,并经本网编辑。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